个人怎么通过 Web3 赚钱?风险与合规的权衡

从技术应用角度,个人参与 Web3 的潜在盈利方式多样。去中心化金融(DeFi)领域,用户可通过流动性挖矿获取收益 —— 将加密货币存入去中心化交易所的资金池,为交易提供流动性,从而获得平台代币奖励。例如,在某些 DeFi 协议中,存入以太坊等资产,按比例获得治理代币,代币价格波动可能带来收益。NFT(非同质化代币)领域则通过创作、交易数字艺术品获利,部分艺术家将画作、音乐等作品上链为 NFT,在 OpenSea 等平台出售,若作品受欢迎,价格可能上涨。此外,参与区块链项目测试(即 “挖矿” 前的测试网活动),完成指定任务可获得项目代币奖励,若项目上线后代币升值,也可能带来收益。

但这些方式均面临极高风险。市场波动方面,加密货币和 NFT 价格受情绪、资金操控影响极大,如某 NFT 项目上线时价格暴涨,几周后可能暴跌 90%,投资者血本无归。技术风险同样突出,智能合约漏洞可能被黑客利用,2023 年某 DeFi 平台因代码缺陷被盗取数亿美元,用户资产无法追回。更重要的是合规风险,我国明确禁止虚拟货币交易炒作,DeFi、NFT 等 Web3 应用若涉及代币发行融资、交易兑换,均可能构成非法金融活动。

从法律层面,我国对 Web3 相关活动监管严格。2022 年多部门联合发文,要求防范 NFT 金融化,禁止代币化发行、交易炒作。个人参与此类活动,若涉及虚拟货币兑换、增值服务,可能违反《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等规定,面临资金损失、法律追责风险。部分不法分子利用 Web3 概念设局,以 “高收益”“去中心化” 为噱头,实则进行传销、诈骗,如伪造 NFT 项目骗取投资,事后卷款跑路。

对于个人而言,合法参与 Web3 的路径有限。可聚焦技术开发,为合规区块链项目提供编程、安全审计等服务,获取劳动报酬;或从事 Web3 行业研究、内容创作,通过咨询、培训等合规方式盈利。需远离任何涉及虚拟货币交易、代币融资的活动,坚守法律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