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货币市场的起伏浪潮中,恒星币(Stellar,XLM)的美元价格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截至 2025 年 7 月 15 日,恒星币价格走势跌宕起伏,呈现出加密货币市场特有的高波动性。
在 7 月 14 日,加密货币市场集体爆发,比特币突破 12 万美元关口,再创历史新高。在这波涨势中,恒星币表现亮眼,涨幅超 90%,展现出强大的上升动能。然而,市场行情瞬息万变,仅隔一日,7 月 15 日,加密货币市场风云突变,集体大跳水,恒星币也未能幸免,盘中一度跌超 8%,上演了一场急速反转的行情。这种短时间内大幅的价格波动,正是加密货币市场的常态,恒星币在其中深受市场情绪和宏观因素影响。
恒星币旨在搭建数字货币与法定货币之间传输的去中心化网关,其独特的定位使其在加密货币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其供应上限为 1000 亿枚,且每年增发 1%,其中 95% 的数量用于免费发放,这种分发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市场流通量和价格。目前,恒星币的流通数量约为 19,616,918,913 枚,流通市值折合成人民币约为 84.91 亿 ,换算成美元,在市场价格动态变化下,市值也随之波动。每笔恒星币交易收取极少量费用,约为 0.00001XLM,这一交易成本设置影响着其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使用频率和市场需求。
从历史价格走势来看,恒星币经历过辉煌与低谷。在 2018 年,它曾与 ADA、NEM、波场等被视为以太坊的有力竞争者,前景被广泛看好。当时其价格也水涨船高,达到过阶段性高位。然而,市场的残酷性很快显现,后续价格大幅下跌,现价较历史最高价暴跌幅度显著,即便在大牛市期间,也未能完全恢复往日巅峰。
市场供需关系是恒星币价格波动的基础因素。在供给端,虽然总量有上限且增发速度相对稳定,但市场上实际可交易的流通量会因投资者的持有策略、项目方的锁仓安排以及应用场景中的锁定等因素而变化。例如,若大量投资者长期持有恒星币,减少市场抛售,流通量降低,在需求不变或增加的情况下,价格往往有上升动力;反之,若投资者集中抛售,供给大幅增加,价格易承压下跌。从需求角度看,若基于恒星币网络的应用不断拓展,如跨境支付、去中心化金融(DeFi)等领域应用增多,吸引更多用户参与,对恒星币的需求将相应攀升,推动价格上涨。
加密货币市场整体氛围对恒星币价格影响巨大。当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加密货币价格普遍上涨,市场乐观情绪浓厚,资金大量涌入加密货币市场,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会将部分资金分配到恒星币这类有潜力的币种,带动其价格上升。反之,若主流加密货币市场遇冷,引发市场恐慌情绪,资金会迅速从包括恒星币在内的整个加密货币市场撤离,导致价格暴跌。如 2025 年 3 月 4 日,受美国总统特朗普一系列言论影响,加密货币市场剧烈波动,比特币价格大幅起伏,恒星币当日盘中跌幅超 20%,就是市场整体情绪波动对其价格冲击的体现。
监管政策是悬在恒星币价格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全球各国对加密货币监管态度差异极大,若某一主要经济体出台利好加密货币的政策,如承认其合法地位、规范交易市场等,会增强投资者信心,吸引资金流入,推动恒星币价格上升;反之,严厉的监管措施,如限制交易、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等,会使投资者对恒星币未来发展预期降低,引发价格回落。目前,不同国家和地区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恒星币价格走势更加难以预测。
综合来看,恒星币的美元价格受市场供需、整体市场氛围、监管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呈现出剧烈波动的态势。投资者在关注恒星币价格变动时,需密切留意这些因素的动态变化,谨慎做出投资决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加密货币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