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 2013 年价格:尚未进入公开交易市场的早期阶段
提及以太坊的价格,不少人会想到它在加密货币市场中的起伏表现,但追溯到 2013 年,其实此时并无公开可查的以太坊交易价格 —— 因为这一年,以太坊还处于构想与筹备的早期阶段,尚未正式进入市场流通。
2013 年,区块链技术仍处于相对初期的发展阶段,当时市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比特币身上。而以太坊的概念,是由程序员维塔利克・布特林在 2013 年底提出的。他在这一年撰写了以太坊的白皮书初稿,构想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一个支持智能合约的去中心化平台,与仅作为数字货币的比特币形成差异化定位。在这一阶段,以太坊还未完成技术架构的搭建,更未启动代币发行,自然不存在实际的交易价格。
从行业背景来看,2013 年的加密货币市场规模较小,基础设施也不完善。彼时比特币经历了价格的大幅波动,从年初的约 13 美元一度上涨到年底的近 1200 美元,吸引了早期投资者的关注。但整个市场对 “区块链 2.0” 的概念还未形成认知,以太坊的价值尚未被市场所评估,其原生代币 ETH 也未进入流通环节,因此 “2013 年以太坊价格” 这一说法,本身缺乏实际的市场交易支撑。
直到 2014 年,以太坊才通过众筹发行 ETH 代币,正式进入公众视野,此后随着项目的逐步落地,才在加密货币交易平台上出现了可追踪的交易价格。因此,若要探究以太坊的价格历史,需从 2014 年之后的市场表现开始梳理,2013 年更多是其技术构想的起点,而非价格波动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