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WA 真实资产代币化: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金融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RWA(现实世界资产)真实资产代币化正成为全球金融领域的热门话题。它借助区块链技术,将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的各类有形和无形资产,转化为可在区块链网络上数字化表示与交易的数字代币,本质上是在数字世界生成基于真实资产的可交易权证。

从发展历程来看,RWA 概念可追溯至 2017 年左右,当时 MakerDAO 等项目尝试以链下现实资产,如应收账款等作为抵押品发行稳定币。2020 年,Centrifuge 将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和发票代币化用于链上融资,成为 RWA 落地实践的重要里程碑。此后,这一领域不断发展,诸多大型投资机构和技术企业纷纷投身其中。

RWA 真实资产代币化带来了诸多显著优势。对于传统上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如房地产、基础设施项目等,通过代币化,可将巨额投资拆分为众多小份额,普通个人投资者也能够参与到以往只有大型机构投资者才能涉足的项目中,极大地扩大了投资者群体,提升了资产的流动性。例如,在德国,黑蝠鲼资本合伙公司曾将柏林一处豪华住宅区约 20% 的股份代币化,成功募集资金 240 万欧元。在融资方面,对于那些难以从传统金融体系获得足够资金支持的项目,如中小运营商的充电桩建设项目,RWA 提供了新的融资途径。通过将资产收益权代币化,面向全球投资者融资,缩短了融资周期,降低了中介费用。

从全球范围来看,RWA 真实资产代币化发展态势迅猛。在美国,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发行的代币化基金 BUIDL,让投资者能在数字平台投资美元国债及回购协议等资产,并以代币形式获取每日收益分红,其资产市值曾突破 28 亿美元。在亚洲,8 月 27 日,盛业集团在 HashKey Group 旗下的以太坊 Layer - 2 公链 HashKey Chain 上,成功完成亚太区首个供应链资产 RWA 代币化项目发行,设立 1 亿美元等值的储架额度,挂钩优质供应链资产真实收益。8 月 29 日,深圳市福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通过以太坊公链成功发行全球首单 RWA 公募上市数字债券,规模达 5 亿元人民币。

然而,RWA 真实资产代币化并非一片坦途。市场上存在伪 RWA 项目,这些项目在缺乏真实资产支撑的情况下,滥用上链叙事,严重损害市场信任机制。在估值方面,其逻辑缺失与数据来源不透明,使得在风险定价和资产定级上,缺乏可复制性和可验证性基础,尤其是非标资产领域,容易陷入概念驱动大于价值支撑的误区。在监管上,全球各国监管政策差异显著,在我国内地,区块链技术被严格限定在 “无币化” 场景,RWA 的 “代币化” 探索面临制度天花板;在香港,虽积极探索合规发展路径,推出 Ensemble 项目沙盒等,但目前 RWA 项目仍被限制在一级市场,且仅限专业投资者参与,流动性较差。

尽管面临挑战,RWA 真实资产代币化的发展前景依旧广阔。随着区块链、智能合约、数字身份验证等底层技术的不断完善,资产上链的透明度、可追溯性和结算效率将进一步提升,交易成本也会持续降低。未来,RWA 有望重塑金融规则,为全球金融市场带来更多创新与活力,但这需要市场参与者、监管机构等各方共同努力,在创新发展与风险防控之间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