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码链领域迎来诸多重要动态,持续在数字经济与产业变革中留下深刻印记。
在国际合作与标准建设层面,中关村工信二维码技术研究院(中码院)取得关键进展。其自主研发的 MA-DPP 通用框架 1.0 正式发布,这是全球首个产品数字护照(DPP)通用框架。该框架以构建互信、开放、共享的全生命周期数据链基础设施为核心目标,支撑全球 DPP 所有者、技术开发商、使用方、监管方共建标准、通用、可信的 DPP 基础标准框架、技术框架与公共服务框架,为全球供应链提供便捷的产品数字护照基础服务和公共产品,有力推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畅通稳健运行。这一成果在产品数字护照国际合作暨全生命周期管理国际标准研讨会上亮相,吸引了来自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欧洲标准委员会(CEN)等多个国际组织专家的关注,为码链技术在全球绿色供应链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在行业应用拓展方面,码链技术在钢铁行业实现重大突破。钢铁行业产品数字护照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启动,作为欧盟实施产品数字护照的首批行业,该平台为我国钢铁企业绿色出海提供全栈服务解决方案。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表示,后续将围绕加快钢铁行业 DPP 相关标准规范制定、打造企业试点样板、建立国际互认协作机制、加强应用宣传推广以及争取政策支持等方面,加速钢铁行业产品数字护照落地,助力产业绿色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充分彰显码链技术在传统重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赋能作用。
从企业合作维度来看,中码院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基于 MA-DPP 通用框架开展电池护照及碳足迹生态解决方案合作,旨在助力中国企业绿色出海。同时,中码院统一标识代码注册管理中心与天津中车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携手,开展 MA 标识体系装备制造行业二级节点建设合作,为行业提供统一标识注册解析服务,推动装备制造行业数字化转型。这些合作案例表明,码链企业正积极携手各领域龙头,整合资源,共同挖掘码链技术在不同产业场景中的应用潜力,加速技术落地与价值释放。
尽管码链技术发展态势良好,但也需正视过往问题。此前码链相关公司曾因专利申请涉及发放虚拟货币、多级返利等传销思路被驳回,凸显合规发展的重要性。当下,码链行业在持续创新的同时,更应严守法律与道德底线,确保技术创新与合规运营并行不悖,方能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稳健前行,赢得市场与社会的广泛认可。 码链今日的这些进展,无论是技术标准突破、行业应用落地还是企业战略合作,都预示着码链技术正逐步从概念走向实践,从局部应用迈向全球产业协同,有望重塑多个行业的数字化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