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称 “背靠国际资本” 的维塔斯 U 币项目,实为典型的虚拟货币传销诈骗与洗钱工具。该项目以 USDT(俗称 “U 币”)为交易媒介,通过虚假宣传诱导投资、层级返利发展下线,不仅让参与者面临财产清零风险,更已沦为电信诈骗赃款的 “洗白通道”,其运作模式完全触碰法律红线。
项目的核心骗局是 “虚假背书 + 高息诱惑” 的双重包装。维塔斯 U 币项目对外宣称由 “维塔斯国际金融集团” 发起,与 “东南亚能源项目” 绑定,标榜 “日化收益 1%”“保本保息”,甚至伪造政府合作文件营造合规假象。这与昆明警方查处的超算项目套路如出一辙 —— 后者同样以 “境外基金会背书”“稳定币投资” 为噱头,最终被查实无任何实际经营活动。项目通过抖音、微信社群大量传播 “投资截图”,利用新用户初期小额返利的 “尝甜头” 策略,诱导其加大投入,本质是用后入资金支付前人 “收益” 的庞氏骗局。
传销层级与洗钱链条的交织是其核心运作模式。维塔斯 U 币项目明确设置 “VIP 等级”,参与者充值 USDT 激活账户后,发展下线可获得层级返利:直接推荐 1 人得充值金额 10% 提成,下线再发展新人可获 5% 间接奖励,形成多层级金字塔结构。这种 “以发展人员数量计酬” 的模式,完全符合传销犯罪特征。更隐蔽的是其洗钱功能:项目要求参与者将资金兑换为 USDT 转入指定钱包,资金经多层虚拟货币交易后,通过 “背包客” 线下取现或跨平台转移,最终流入境外匿名账户,与兰州警方破获的 “U 币洗钱案” 运作路径高度一致。青岛警方曾查处类似案件,犯罪团伙通过 U 币转移赃款 800 余万元,正是利用了虚拟货币的匿名性特点。
参与该项目将面临财产失控与刑事追责的双重绝境。从资金安全看,项目后台完全由操盘手操控,一旦吸纳足量资金便会关闭平台跑路。泗阳法院案例显示,某 U 币投资者亏损后起诉维权,因交易属非法金融活动被法院驳回诉求,损失自行承担。从法律风险看,江门警方明确指出,此类 “U 币” 实为虚拟货币,相关交易均属非法。若参与层级推广,达到 “发展 30 人以上或层级三级” 标准,即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即便仅为自己投资,若资金涉及电诈赃款,也可能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兰州警方破获的案件中,15 名涉案人员因利用 U 币洗钱已被刑事追责,涉案资金达 3500 万元。
综上,维塔斯 U 币项目绝非 “投资机遇”,而是集传销、诈骗、洗钱于一体的非法陷阱。其所谓 “国际背景”“高收益” 全为虚构,运作模式与我国法律完全冲突。认清虚拟货币交易的非法本质,远离任何以 “U 币” 为名的投资项目,才是守护财产与自由的唯一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