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币靠谱吗?” 的疑问背后,暗藏着借生活化概念包装的虚拟货币诈骗陷阱。需明确的核心事实是:市面上宣称可投资、能增值的 “巧克力币” 均为无真实价值的空气币,所谓 “靠谱” 的宣传全是骗局;而作为实体商品的巧克力制纪念币与这类虚拟货币毫无关联,二者需严格区分以规避风险。
从虚拟货币属性来看,“巧克力币” 不具备任何靠谱的投资价值。这类以 “巧克力” 命名的虚拟货币,是不法分子套用热门概念自创的数字代币,既无实体商品支撑,也无区块链技术落地场景,本质与 2025 年被查处的 CGC 币、GDFC 币等骗局工具完全一致。它们通常通过伪造 “新加坡金融牌照”“区块链技术认证” 等虚假资质包装自己,实则未在任何国家完成合规备案,其所谓 “市值” 仅为后台可随意篡改的数字,与实体巧克力纪念币的商品属性有着本质区别。
“巧克力币” 的炒作套路具有典型诈骗特征,与近期侦破的多起案件高度重合。诈骗分子常以 “甜蜜理财”“低门槛高回报” 为噱头,通过社交平台推送虚假宣传,声称 “巧克力币与实体产业挂钩,每月增值 3%”,诱导用户下载非法 APP 充值购买。为增强迷惑性,还会设置 “推荐奖励”“节点分红” 等拉人头机制,发展下线可获得币值返利,形成传销式资金盘。待大量用户入场后,便像 CGC 币骗局那样,通过后台操控将价格打压至近乎归零,卷走资金后关闭平台跑路,仅 2025 年就有类似骗局导致数千人损失超亿元。
参与 “巧克力币” 相关活动暗藏多重风险,且无任何靠谱保障。法律层面,我国明确虚拟货币交易属非法金融活动,“巧克力币” 的发行、交易均涉嫌非法集资与诈骗,此前吴某等人炒作空气币获刑十年的案例已充分警示其违法性。财产安全层面,这类骗局的资金多流向境外或个人账户,监管追踪难度极大,一旦平台跑路,投资者本金几乎无法追回。更隐蔽的是,诈骗 APP 可能植入恶意代码,窃取用户银行卡信息,引发二次财产损失。
辨别 “巧克力币” 骗局的关键在于 “三看”:看是否宣称 “投资增值”,实体巧克力纪念币仅作收藏,绝不会承诺收益;看是否要求下载非官方 APP,正规商品交易无需通过可疑平台;看是否设置拉人头奖励,这是传销式骗局的核心特征。若发现疑似骗局,可立即通过 110 或国家反诈中心 APP 举报。
总之,宣称可投资的 “巧克力币” 绝不靠谱,全是 “甜蜜包装” 的诈骗陷阱。实体巧克力商品与虚拟货币无任何关联,认清空气币本质,远离所有虚拟货币交易,才是保障财产安全的唯一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