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链 APP 官方入口” 的搜索热度,背后暗藏着与 “超链” 概念深度绑定的诈骗隐患。从公开案例与监管要求来看,目前所谓的 “超链 APP 官方入口” 多为不法分子伪造的诈骗渠道,其不仅无合规资质支撑,更延续了虚拟货币、数字藏品领域的经典骗术,点击即可能踏入财产与法律的双重深渊。
入口的本质是规避监管的 “诈骗伪装”。根据工信部要求,境内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的 APP 必须完成备案手续,备案信息需通过官方系统向社会公布。但截至 2025 年 10 月 20 日,在 “国家互联网基础资源管理系统” 中,未查询到任何名为 “超链 APP” 的备案信息,其宣称的 “官方入口” 多为微信群内传播的陌生链接或第三方平台托管的下载页面,与甘肃公安预警的 “来历不明陌生链接诈骗” 特征完全吻合。更值得警惕的是,“超链” 概念早有诈骗前科 ——2019 年破获的 “英雄链” 诈骗案中,涉案团队正是以 “超链公司” 名义,通过伪造境外项目背景、搭建虚假平台骗取资金 3.5 亿元,如今的 “超链 APP” 很可能是同一套路的升级复刻。
入口引导的套路是 “概念包装 + 利益诱骗”。点击所谓 “官方入口” 后,用户通常会被引导下载未经备案的 APP,其核心骗术与 “通古平台” 数字藏品诈骗如出一辙:一是用 “区块链超链接技术”“元宇宙资产对接” 等高大上概念包装,伪造白皮书与合作协议;二是抛出 “注册送代币”“投资月返 30%” 等诱饵,甚至设置 “拉新得佣金” 的传销式奖励,诱导用户充值;三是通过自买自卖营造交易火爆假象,待资金达到一定规模便关闭平台卷款跑路。这类 APP 的资金往往直接流入私人账户,而非第三方监管账户,一旦跑路,用户维权难度极大。
点击入口即面临三重致命风险。首先是资金安全风险,2024 年虚拟货币与数字藏品诈骗案追赃挽损率仅 18%,参与此类交易大概率血本无归;其次是法律风险,“超链 APP” 若涉及虚拟货币交易或传销,参与者不仅不受法律保护,发展下线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与 “英雄链” 案件中投资者的法律困境一致;最后是信息安全风险,下载此类 APP 需绑定银行卡、身份证等信息,极易被不法分子用于电信诈骗或身份盗用。
综上,“超链 APP 官方入口” 是彻头彻尾的诈骗工具,其无备案资质、延续诈骗前科、暗藏多重风险的特征早已暴露。对用户而言,识别此类骗局的核心是牢记:凡需通过陌生链接下载、宣称高收益、模糊运营主体的 APP,无论包装何种 “超链” 概念,都是陷阱,坚决不点击、不注册、不投入,才是守护财产安全的底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