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尔特币是骗老人钱的吗?专围猎老年人的传销骗局揭秘

“帕尔特币能赚养老钱吗?” 面对家中老人的询问,答案早已被监管通报明确:帕尔特币(PTT)是典型的借虚拟货币名义设计的骗局,且其运作模式精准瞄准老年人的财富焦虑,本质就是专门收割老人积蓄的 “陷阱工具”,2025 年 5 月已被列入涉嫌非法集资、传销诈骗的高危项目名单。

帕尔特币的骗局架构完全为 “围猎老人” 量身定制。其发行方虚构 “区块链挖矿” 概念,宣称 9.7 亿枚 PTT 中 8.5 亿枚通过 “质押挖矿” 产出,许以 “数百倍收益”“养老无忧” 等诱惑话术 —— 这正是抓住了老年人对 “稳健增值” 的需求。与年轻人警惕的高风险炒作不同,骗子将帕尔特币包装成 “低门槛理财”:老人只需下载 APP、质押少量资金购买 PTT,每天 “签到挖矿” 就能获收益,看似 “零 effort 赚钱” 的模式,实则复刻了 Pi 币等骗局 “温水煮青蛙” 的套路。山东一位退休教师的经历颇具代表性:被 “手机点点就能赚大钱” 吸引,从免费签到到充值 300 元升级会员,最终在 APP 关停时血本无归,与帕尔特币的诱导路径如出一辙。

“拉人头 + 层级奖励” 的传销内核,让老人沦为骗局扩散的工具。帕尔特币明确要求用户通过邀请他人注册提升 “能量值”,层级越高可获 “矿机奖励”“周分红” 越多,形成典型的 “金字塔式” 团队计酬体系。骗子深谙老年人社交圈紧密的特点,用 “邀请老友得奖励”“抱团养老更安心” 等话术,诱导老人拉身边的老同事、老邻居入局。江苏李阿姨就曾因拉 20 多位老伙伴参与类似项目,最终不仅自己抵押房子的 10 万元打了水漂,还面临亲友的追责,这正是帕尔特币这类骗局 “熟人裂变” 的危害所在。

所谓 “增值” 全是谎言,收割手段直指老人积蓄。帕尔特币的 “价格” 仅存在于虚假 APP 中,既无区块链技术支撑,也无实际应用场景,本质是后台可随意篡改的数字。骗子会通过 “升级算力需买节点”“解锁收益要缴会员费” 等名义,逐步诱导老人投入更多资金 —— 就像 Pi 币骗局中,老人为加速挖矿花钱买节点、报高价网课一样。更恶劣的是,当老人试图提现时,平台会以 “层级不够”“质押期未满” 等理由拒绝,直至卷款跑路,而老人账户里的 “巨额 PTT” 瞬间归零。

监管早已明确其违法本质。2025 年 5 月搜狐网曝光的 18 个高危项目中,帕尔特币因 “变相入门费”“团队计酬” 等特征,被直指涉嫌非法集资和传销。我国法律规定,此类骗局中组织者将面临刑事处罚,而参与的老人不仅资金不受保护,若发展下线人数过多还可能涉嫌违法。值得警惕的是,这类骗局常与 “养生讲座”“老年团建” 结合,用情感关怀麻痹老人,使其难以识破谎言。

帕尔特币不是 “理财工具”,而是专骗老人钱的 “镰刀”。它利用老人对新技术的陌生感、对养老钱的焦虑感,用虚假收益和传销裂变完成收割。若家中老人接触此类项目,务必立即报警并保留证据,更要提醒:凡是要求 “拉人头”“先交钱” 的虚拟货币项目,全是骗局,守护养老钱的关键就是远离诱惑、不信谎言。